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忻师校友风采丨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 田狂

时间:2025年06月27日 09:46  作者:  点击量:

编辑按:彭学琴,女,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是我校教育系教育学专业2018届毕业生,目前担任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一职。


响应号召矢志报国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23年,田狂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参加了西部计划。时光匆匆,回首间,一年零八个月的支教岁月已悄然走过,这段经历不仅成为田狂人生旅程中的宝贵财富,更让他对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认知。

初至西部,眼前的景象让他切实体会到了现实与想象的差距。学校的建筑略显陈旧,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图书资料匮乏,孩子们的学习资源极度有限。然而,当田狂望向那一间间教室,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时,内心被深深触动。就在那一刻,他在心底立下誓言,一定要倾尽所能,为这些孩子带来更优质的教育,助力他们走出大山,追逐梦想。

 

关怀备至培育幼苗

作为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田狂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过诸多挑战。许多孩子由于基础薄弱,在学习上举步维艰。为了帮助他们迎头赶上,每个周六日,田狂都会早早来到学校,开启给孩子们“开小灶”的辅导时光。从拼音的正确发音,到字词的书写规范,再到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耐心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手把手地纠正孩子们的错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帮助他们解决。当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迷茫懵懂,逐渐理解掌握知识,脸上绽放出开心自信的笑容时,田狂的内心被欣慰和成就感填满,也更加坚定了在这条支教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除了日常教学,田狂积极参与学校的兴趣小组活动,担任足球兴趣小组的老师。操场上,他带着孩子们尽情奔跑、踢球。在一次次传球、射门的训练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体魄,更培养起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孩子们学会了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为了共同的目标全力以赴。看着孩子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朝气蓬勃的模样,田狂仿佛看到了无数希望的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憧憬着他们未来无限的可能。

在支教过程中,田狂深刻地认识到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加强家校沟通,积极开展家访工作。每走进一个孩子的家中,我都与家长亲切交流,倾听他们讲述家庭的状况、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殷切期望。通过这些交流,不仅拉近了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更让家长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表示,今后会全力配合学校工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种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教育合力正在形成,也让田狂对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信心。

坚守信念不忘初心

2025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对支教工作给予高度肯定,鼓励他们坚守初心,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这封回信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田狂前行的道路,进一步认识到,支教不仅仅是个人的奉献,更是为了推动教育公平,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都能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在西部支教的日子里,田狂虽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老师,但却深刻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重大。他深知,自己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所传递的每一份关爱,都可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动力源泉。

支教生活虽充满艰辛,但收获的是满满的温暖与感动。在这里,田狂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影响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感受到了责任的重量,它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用自身的行动践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田狂表示,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引,在支教道路上坚守初心,为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让更多的孩子在知识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