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教学改革实施
1.1实施总述:
本学期写作课计划教授时数三个班共(34*3)102节,教学改革课程计划教授时数为三个班共(16*3)48节,占总课时教授时数的47%,授课范围涉及八个单元中的六个单元。内容为议论文。
1.2实施过程: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合作式学习方式,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对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把其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其理论的核心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过程;学习是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的;学习者应该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互相补充,使理解更为丰富全面,并且要学会主动探索,有创造性的学习。由此可见,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已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构建信息的意义,这种构建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任务型教学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归属感,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在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帮助。这种合作方式,使得学生们学会倾听和分享,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两个部分是课堂上完成,并且在当堂完成对作文的评价。课堂写作过程的第一个部分完成提纲。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学进度,学生在课中或课后完成对作文的构思后,拟出作文提纲。提纲当堂批改完成,提纲的批改是采取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评的方式,提纲的分数占这次写作总分的25%。写作的第二个部分是学生完成初稿。学生要参考同学的提纲批改意见,完成初稿。完成之后,依然由学习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二次选择的学习小组不能相同。初稿的分数占这次写作总分的25%。课堂写作的第三个部分是学生定稿。学生参考同学的批发意见,完成定稿。最后交由教师批改。定稿的分数占这次写作总分的50%。(具体方案见教案)
1.3评价方式:
本学期写作课采取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 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 期末考卷成绩,笔答题,分数占总分的40%。
2. 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 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分数占总分60%。
Journal: 10% 课堂表现:10% 写作:40% (3-4次)
2.课堂教学改革自我评价及反思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写作课堂的应用不仅能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能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应变能力,同时增强了他们对写作的信心和参与感。任务型教学的应用使学生的写作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写作方法的形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但是,任务型教学也有缺点,如果不能克服,将极大的阻碍这种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推广。任务型教学很难应用于大班额的课堂。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把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教师是监督者。但是如果班级的学生人数过多,设计的任务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算完成,任务的质量也难以保证。这样,执行任务就变成了走过场。再者,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依赖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的教师不能很好的掌握任务型教学的精髓,使执行任务变成了做练习的过程,严重违背了任务型教学的宗旨。还有,课堂中学生个体如果难以有效监督,活动时间难以控制,那么课堂的进度很难把握。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那么如何掌控讨论的时间?要合理利用时间,笔者认为首先任务的设计环节要衔接紧密,不要出现空档的现象,要充分预设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出解决方案。其次明确任务的结构组成,活动的目标要明确、步骤要清晰。如果已经达到预期效果或效果不好,要及时叫停或及时调整。在任务活动中,还会遇到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讨论过程应该如何掌控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配任务,调动积极性,慢慢的再互换任务,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应该培养学生加强团队意识,实现传帮带,并把这种表现体现在评价中,避免一言堂。最后,评价也至关重要,如果做的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要避免过于简单、单调的评价。评价主体要多样化,不仅是教师参与评价。学生本人和其同学也参与评价,使评价的结果更全面更公正更客观。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是一种适合大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需要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值得继续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外语系 任玲